本周(9月21日至28日),全球科技领域尤其是人工智能行业迎来了一系列重大事件,从千亿美元级别的战略合作到技术突破,从产业生态变革到政策规范出台,共同推动了智能时代的加速到来。
一、国际科技重大事件
1. 英伟达千亿美元投资OpenAI(9月23日)
英伟达宣布向OpenAI投资高达1000亿美元,双方将共同建设至少10GW规模的AI数据中心,部署数百万GPU,为下一代超级智能模型研发提供算力支持。这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规模的AI基础设施投资,标志着全球AI算力进入新纪元。首批系统预计2026年上线,英伟达CEO黄仁勋与OpenAI CEO萨姆·奥特曼均表示,这一合作将极大加速AGI(通用人工智能)的实现进程。
2. 英伟达加码具身智能与机器人领域(9月24日)
英伟达宣布战略投资机器人初创公司Dyna Robotics,该公司专注于AI驱动的机器人学习技术。此举旨在推动AI从数字虚拟世界向物理操作扩展,强化英伟达在“物理AI”领域的战略布局,预计将打开一个数百亿美元规模的新市场。
3. 微软-OpenAI联盟调整与亚马逊-Anthropic竞争加剧(9月21-27日)
为确保算力供应多元化,OpenAI开始减少对微软Azure的单一依赖,转向与Oracle、英伟达等建立新的合作关系。与此同时,亚马逊深化与Anthropic的合作,利用自研AI芯片和多云战略提升竞争力。全球AI市场逐渐形成微软-OpenAI与亚马逊-Anthropic两大阵营主导的格局。
4. GPT-5医疗能力突破(9月21-27日)
新一代大模型GPT-5在美国医疗执照考试(USMLE)的模拟测试中,其临床推理与综合理解得分首次超越人类专家平均水平,标志着AI医疗能力进入“超越人类”的实验阶段。同时,Meta推出MedDINOv3医学图像分割框架,脑机接口、远程手术等前沿应用加速落地。
5. OpenAI“星际之门”项目扩建(9月23日)
OpenAI宣布与甲骨文、日本软银集团合作的“星际之门”项目将在美国新建5座人工智能数据中心,未来三年总投资预计超过4000亿美元,规划功率容量接近7吉瓦。这一项目是全球AI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举措。
6. 谷歌DeepMind推出机器人新模型(9月25日)
谷歌DeepMind团队发布Gemini Robotics 1.5与Gemini Robotics-ER 1.5两款专为物理世界设计的AI模型,采用“大脑-身体”协作框架,能将在ALOHA 2机器人上学到的技能直接应用于Apollo人形机器人和Franka双臂机器人等结构不同的平台,无需额外训练。
7. Meta再挖OpenAI人才(9月25日)
原OpenAI战略探索团队负责人、扩散模型领域重要奠基者宋飏(Yang Song)加入Meta,担任新成立的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(MSL)研究负责人。宋飏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,博士就读于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,他的加入将进一步增强Meta在AI领域的研究实力。
8.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批准TikTok在美继续运营(9月26日)
美国总统特朗普签发行政令,宣布新版TikTok美国运营方案符合美国相关法律要求,将确保TikTok在美国继续运营。根据协议,将由一家合资公司负责TikTok美国的数据安全和内容安全,该合资公司估值为140亿美元,而字节跳动仍将保持对TikTok美国业务的100%持股。
二、国内科技动态与突破
9. 阿里巴巴云栖大会发布全栈AI战略(9月24日)
阿里巴巴在云栖大会上提出“超级人工智能(ASI)”愿景,并宣布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。阿里云发布了Qwen3系列七款大模型,覆盖语言、视觉、编程等领域,并推出新一代AI服务器和Agent开发框架。受此消息影响,阿里港股当天大涨超9%,创近三年新高,市值日增近3000亿港元。
10. 摩尔线程IPO过会(9月26日)
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通过摩尔线程智能科技(北京)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申请,摩尔线程成为首家过会的国产GPU企业。此次IPO,摩尔线程拟募资80亿元,投向新一代自主可控AI训推一体芯片研发等项目。
11. 阿里平头哥展示新一代PPU芯片(9月24日)
在云栖大会上,阿里平头哥展示的新一代PPU芯片在多项关键参数上表现出与英伟达H20相当的性能,部分指标超越A800,标志着中国AI硬件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。同时,阿里投资哈啰Robotaxi业务,推动智驾大模型商业化。
12. 中国—东盟AI资本对接(9月21-27日)
在中国—东盟人工智能资本对接会上,23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达成181亿元人民币的基金设立意向。该基金将专项投资于中国与东盟区域内的AI创新企业,助力广西等地打造成为AI产业全球化发展的资本窗口与枢纽。
13. 政策引导与标准化推进(9月21-27日)
国务院正式印发《关于深入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的意见》,强调要构建人机协同、跨界融合的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。同时,国家人工智能标准化总体组宣布成立,将全面负责推动AI产业的技术、数据、安全、伦理等标准的制定与实施。
14. 腾讯开源混元图像3.0(9月28日)
腾讯正式发布并开源混元图像3.0(HunyuanImage 3.0),这是首个工业级原生多模态生图模型,参数规模80B,也是目前测评效果最好、参数量最大的开源生图模型,效果可对标业界头部闭源模型。
15. 美团新一代无人驾驶微型货车获批深圳无人城配跨区试点(9月21-27日)
美团新一代无人驾驶微型货车亮相并获得深圳市无人城配跨区试点,覆盖龙华区、坪山区、南山区等核心区域。该车可胜任30公里及以上距离的订单,与主打3至5公里配送范围的上一代美团无人配送车形成运力互补。美团无人微货计划2025年底进入沙特及阿联酋开展自动驾驶测试。
三、行业观察与趋势分析
16. 周鸿祎谈AI人才观(9月24日)
360创始人周鸿祎在与罗永浩的对谈中表示,如果员工在被要求使用AI后仍然拒绝使用,那么公司有理由考虑裁员。他强调,这并不是个人要淘汰员工,而是AI时代的趋势。周鸿祎还预测,AGI(通用人工智能)短期内不会到来,相较于单一大模型,智能体才是AI的核心进化方向。
17. AI人才结构变革与薪资飙升(9月21-27日)
AI领域顶尖研究员的年薪已飙升至数百万美元,行业人才呈现高度年轻化趋势。AI技术正加速取代部分传统编程岗位,企业对既懂AI技术又懂行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日益旺盛,引发就业结构深刻变革。
18. 全球AI基建投资狂潮(9月21-27日)
据预测,美国七大科技巨头在2025年的AI数据中心相关支出或将达到5200亿美元。OpenAI为GPT-5的研发投入了巨量算力资源。全球范围内,各国政府和企业纷纷加码AI基础设施建设,推动全球AI基建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阶段。
四、总结与展望
本周科技领域的重大事件充分展示了AI技术发展的三大趋势:算力基础设施投入持续加大、应用场景加速向物理世界扩展、全球合作与竞争格局进一步深化。
从英伟达与OpenAI的千亿美元合作到阿里巴巴的全栈AI战略,从GPT-5的医疗能力突破到机器人技术的实质性进展,AI正在从虚拟世界走向现实应用,从单一技术突破走向生态系统竞争。同时,政策规范、标准制定和人才结构变革也为AI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必要保障。
随着全球AI基建投资的持续升温和技术创新的不断突破,人工智能将继续以创新驱动、开放合作、智能向善为核心,迈向更高水平的发展,重塑全球经济与社会结构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