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去一周,科技领域迎来了多维度突破,从OpenAI推出视频社交应用Sora到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展示中国功夫,全球创新边界持续拓展。
本周全球科技领域呈现应用落地加速与投资创新高的特点。OpenAI推出的视频社交应用Sora问鼎苹果美国热门免费应用榜单,标志着AI视频生成技术进入普及化阶段。
同时,风险投资机构向AI初创企业注入资金创下1927亿美元历史新高,预示着2025年可能成为VC资金半数以上流向AI行业的首年。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展示中国功夫技能,凸显了具身智能技术的快速进步。
一、人工智能与模型应用突破
1.1 视频生成技术迎来“ChatGPT时刻”
9月30日,OpenAI正式发布新一代视频大模型Sora2,推出独立社交应用Sora。该模型具备音视频同步生成能力,在物理准确性、真实感和可控性方面显著提升。基于此模型开发的社交应用Sora迅速登顶苹果美国“热门免费应用”榜单,被业界称为“AI版抖音”。
SoraAPP支持视频创作、二次创作和“客串”功能,用户可在视频中植入自己或朋友的形象。该应用采用垂直视频流设计,支持滑动操作,用户可制作10秒视频并验证身份使用个人形象。
10月1日,阿里云在2025云栖大会发布通义万相Wan2.5 preview系列模型,首次实现音画同步视频生成能力。该模型能生成与画面匹配的人声、音效和背景音乐,进一步降低专业视频创作门槛。
1.2 大模型更新与开源进展
9月29日,OpenAI更新GPT-5 Instant模型,在保持理性、稳重特性的同时,显著提升了共情能力。此次更新旨在改善人机交互体验,使AI回应更具情感温度。
同日,DeepSeek宣布官方App、网页端、小程序均已同步更新为DeepSeek-V3.2-Exp。得益于新模型服务成本大幅降低,官方API价格相应下调,开发者调用成本降低50%以上。
9月30日,智谱AI发布GLM-4.6旗舰模型,代码能力较前代提升27%,对齐Claude Sonnet 4水平,成为国内领先的编程模型。该模型总参数量355B,激活参数32B,上下文窗口扩展至200K,并适配寒武纪、摩尔线程等国产芯片。
智元机器人GO-1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全面开源,成为全球首个采用Vision-Language-Latent-Action(ViLLA)架构的通用具身智能模型。该举措有望降低具身智能技术门槛,推动行业创新发展。
二、智能硬件与机器人技术进步
2.1 人形机器人实现突破性进展
10月3日,埃隆·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传了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与工作人员练习中国功夫的视频。视频中,Optimus仅背部系有牵引绳,能实时模仿人类动作并作出回应。马斯克强调该展示基于AI技术而非遥控操作。
特斯拉官方账号同时宣布,计划2025年底推出第三代人形机器人,2026年开始量产,预计2030年前将年产100万台。
9月29日,优必选科技旗下智慧物流子公司UQI优奇与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系列采购合同,订单金额达3000万元。此次签约使优必选人形机器人累计订单总额接近4.3亿元。
2.2 消费电子与芯片领域动态
10月5日,小米17系列新增16GB+1TB版本正式开售,该机型配备7000mAh电池和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,定价5299元。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表示,小米17全系列销量较往代同期增长超20%,Pro版背屏设计获市场认可。
在芯片领域,英伟达CEO黄仁勋在科技播客中表示,中国芯片产业仅落后美国“几纳秒”,反驳了“中国造不出AI芯片”的说法。他呼吁美国政府放宽对华出口限制,允许美企在中国市场竞争。
9月30日,摩尔线程科创板IPO以88天极速过会,拟募资80亿元创2025年A股半导体行业融资规模之最。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MUSA架构已推出四代GPU芯片,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7.02亿元,超此前三年总和。
三、自动驾驶与智能出行发展
3.1 技术进展与挑战并存
10月4日,特斯拉全自动驾驶FSD V14版本因最后一刻发现系统Bug,上线时间再度推迟至10月6日。这是该版本第二次延期,凸显自动驾驶系统完善过程的复杂性。
同时,有报道显示智己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开启自动驾驶功能后,驾驶员放倒后排座椅盖被子睡觉。该事件引发对自动驾驶滥用及安全监管的关注。
9月26日,小马智行宣布获得迪拜自动驾驶路测许可,首批Robotaxi车辆已在迪拜开启路测,为2026年实现全无人驾驶商业化服务打下基础。
3.2 车路云一体化加速推进
中国正加快推进20个“车路云一体化”试点城市建设。目前全国已建成17个国家级测试示范区,开放测试道路35000多公里,发放测试牌照超过1万张。
9月26日,2025车路云50人年度论坛在重庆开幕,现场发布《车路云一体化经济发展2025》报告,梳理出15条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核心经验,为各级政府提供可操作的政策工具,推动“技术-场景-资本”高效对接。
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与清华大学牵头,协同15家车企联合推进“车路云融合规模验证行动”,定于今年第四季度在重庆正式启动。这是我国首次在“车路云一体化”框架下组织开展的多车企、大规模联合测试验证行动。
四、企业战略与投融资动向
4.1 AI投资创历史新高
2025年迄今,风险投资机构已向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注入1927亿美元,创全球历史新高。这一数字预示着2025年可能成为VC资金半数以上流向AI行业的首年。
英伟达计划向OpenAI投资最高1000亿美元,并共同建设10吉瓦AI数据中心。该数据中心耗电量相当于800万户美国家庭的用电量。
9月29日,蚂蚁集团领投首形科技新一轮过亿融资。这是该公司今年完成的第三轮融资,资金将主要用于情绪基座模型的迭代以及多场景应用的落地。
4.2 企业合作与市场布局
9月28日,东风汽车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。双方将聚焦智能化与全球化,共同推进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创新,强化AI技术与企业数字化融合。
阿里巴巴旗下企业服务品牌瓴羊发布企业级AI智能体服务平台瓴羊AgentOne,针对数据密集、资金密集、人力密集场景,已上线20种企业级Agent,可自主使用。
9月29日,阿里巴巴AI旗舰应用夸克发布全新AI创作平台“造点”,集成AI生图与AI生视频两大核心能力,率先接入通义万相Wan2.5。平台同时引入Midjourney V7图像生成模型,提供图像与视频一站式创作体验。
五、前沿技术与创新应用
5.1 算法与框架创新
10月2日,陈天桥创立的AI公司MiroMind在动态实时LLM智能体未来预测基准FutureX中连续第二周蝉联冠军。其采用的记忆驱动机制专为预测与决策设计,打造全球领先的预测大模型。
美团发布高效推理模型LongCat-Flash-Thinking,成为中国首个兼具“深度思考+工具调用”与“非形式化+形式化”推理能力的大语言模型。该模型在逻辑、数学、代码等任务中达到开源模型最先进水平。
SimularResearch的AgentS3智能体在计算机使用智能体(CUA)领域取得重大突破,将性能提升至69.9%,接近人类水平。该框架利用多次执行过程选择最佳结果,提高准确率。
5.2 安全与伦理问题受关注
9月30日,宇树科技回应旗下机器人存在“UniPwn”安全漏洞,该漏洞源于蓝牙低功耗Wi-Fi配置接口的硬编码密钥、身份验证绕过等缺陷,可致攻击者远程获取root权限。公司表示已完成大部分修复工作。
OpenAI Sora2因“选择退出”版权机制引发争议,新版本默认允许使用版权内容生成视频,除非版权方主动选择退出。这一机制引发影视行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担忧。
特斯拉技术员彼得·亨特多布勒在加州工厂拆卸机器人时,因设备故障遭机器人臂重击致重伤,起诉特斯拉及机器人制造商发那科美国公司,索赔5100万美元。此案引发对工业机器人安全性的关注。
过去一周,科技领域最显著的趋势是AI技术从实验室快速走向实际应用。OpenAI的Sora2应用上线仅几天便登顶应用商店榜单,表明市场对AI视频生成技术抱有极高期待。
同时,全球AI投资达到创纪录的1927亿美元,英伟达拟向OpenAI投资千亿美元,这些信号表明AI产业正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。
未来几周,随着特斯拉FSD V14版本的预计发布以及更多企业加入AI应用竞争,我们有理由相信技术创新将继续加速,为各行各业带来更多变革可能。
评论